人生无限 创业有为
致力于为草根创业者服务

年轻人创业选题的几个评估维度(做到这几点你就成功了)

对于一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想创业,他没有特别深厚的某一领域的技术积累,也没有某一行业十几年的行业经验沉淀,也没有像王思聪和何猷君那样顶流的家世,他只是一个充满想法的年轻人,他有许多不成熟的ideas,那么他怎么评估这么商业想法可不可行呢?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评估:
年轻人创业选题的几个评估维度(做到这几点你就成功了)

1.首先还是评估市场需求。

是不是真的需求,是大众的广泛的需求,还是小众的需求;是用户真实的强烈的需求,还是一个不痛不痒的需求?这就是需要前期做一些市场调研和桌面调研,加上自己的同理心去分析。对需求的评估还是比较复杂的,一般是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。大部分大学生熟悉的领域一般是学校,宿舍和旅游等;如果毕业工作几年,会熟悉居家和职场的生活,包括最近比较火的智能家居和宠物赛道;如果是医学生或者相关从业者会比较熟悉医疗健康方面。

2.要评估有没有一针见血的解决方案

什么是一针见血呢?就是要把你针对的目标用户的一个痛点很好的解决了,不能只解决一半,剩下一半后面再说。比如说懒人在家吃饭的问题,你想做一款自动炒菜机器,这个市场需求是没问题。但是你只解决炒菜这一部分问题,需要懒人自己买菜,切菜,洗菜,洗碗和洗锅,这个解决方案就没有一针见血了,用户就不知道是该买还是不买。
为什么年轻人创业最好能一针见血呢?因为年轻人各方面包括资金和人脉等方面的积累比较弱,你第一个产品没有一炮打响,企业处于生死的挣扎线上,你是无能为力的。

3.要看有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持

什么是资源呢?你的资源指的是你的技术,资金,人脉,家庭的支持等,不一定是你自己拥有的,至少是你能忽悠到的。
比如你认识一个特别看好你的投资人,无论你做什么项目,都愿意投你,这也是你能支配的资金。再比如说,你想给自己的公司设计一个好看的logo,然后你认识某个在艺术设计领域很有才能的同学,你们俩关系很好,他愿意免费或友情价帮你设计,这也是一种资源。

4.要看有没有足够的触达用户的能力

什么叫触达用户的能力?就是你能不能比较容易地接触到你的用户和客户(为你的产品买单的人),能够和用户进行一个相对平等的沟通?用户当然是上帝,但是你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,你只是赚取一部分合理的利润,其实也是在帮用户解决问题,所以我认为创业者应该和用户之间应该能进行相对平等的沟通。
例如说你特别喜欢健身,身边也有许多健身的朋友,那么如果你做健身方面的项目,你对用户的触达能力是比较强的。通常来说,对于年轻人来说,要触达C端产品的用户是相对比较容易的,要触达B端和G端的客户是比较困难的。原因也挺简单,B端和G端的客户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,而且有一定的社会地位,例如厂长,总经理和医院的主任等,让他们相信一个年轻人做的东西,也是真的难。例如你想做一款卖医院的医疗器械,但是连医院科室的门都进不去,就是没有足够的触达用户的能力。

5.要看这个项目能不能发挥自己和团队的比较优势?

什么是比较优势呢?这是一个基础的经济学概念,一个人和团队可以做许多事情,但是其中最擅长的事情一般只有一两件,那就看这个项目能不能发挥这个人和团队的长项。
例如一个创业者擅长市场调研,不太懂技术,那么由他主导的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初创项目,其实值得怀疑是不是哪里买过来的课题。如果一个人年轻人学的是机电工程或者材料科学的专业,而且学的还不错,尽管他并不是这个领域内的一流的技术大佬,但他的创业项目也应发挥专业的比较优势。
理工科的同学创业比较喜欢技术思维,一定要做一个技术壁垒很高的项目。按照我的理解,创业首先是做生意,有一批人愿意买单就可以。从本质上来讲,它和技术无关。对于年轻人的第一个创业项目,我觉得选择有一定技术壁垒,大概有1年的先发优势即可。
除了技术和专业的比较优势外,前面第1点,第3点和第4点也都是可以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。例如第1点,你洞察需求的能力特别强,能找到别人没有发现的处女地;第3点,你的资源和资金特别多,那么去做一些资金密集型的项目就是一种优势,当然这个条件一般年轻人不具备;例如第4点,如果你家里是办工厂或者做贸易生意,那么你就具备了在这个领域内触达用户方面的优势,不用像做C端的产品和大家一起内卷。

6.要评估一下MVP产品的时间周期

       MVP产品就是第一款具备了用户需要的基础功能的产品,是一个可用的最小功能集合,它不完善但可以作为一个产品使用的。

大家知道埃隆·马斯克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是什么吗?马斯克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是做了一个在线内容出版软件叫Zip2,他的第二个创业项目是电子支付X.com,后来合并为PayPal。他的前两个项目都是纯软件类的项目,为什么呢?因为纯软件类的项目的MVP产品开发的周期相对较短,能较快地投入市场获得用户的反馈。即便是埃隆·马斯克,如果他第一个项目就做特斯拉和Space-X周期这么长的产品,其成功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。
阅读全文
 收藏 (0) 打赏

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

微信钱包扫描赞助

分享到: 生成海报

热门推荐

切换注册

登录

忘记密码 ?

切换登录

注册

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,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